• 首页Home
  • 关于我们About us
    企业概况 组织架构 历史沿革 公司资质 企业荣誉 领导班子 专家团队
  • 业务范围Business Scope
  • 特色优势Characteristic Advatages
  • 公司资讯News
    新闻动态 党建工作 项目动态 行业发展
  • 人才招聘Recruitment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 信息公开Information Disclosure
发布日期
行业发展

CQADI科研丨公司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日期:2021-06-04 14:21:00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相关政策不断落地实施。公司紧跟行业脉动,抢抓发展机遇,持续积极着力装配式建筑领域各项业务发展,在推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市场占有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西南地区装配式建筑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同时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区域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引领地位,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一、深耕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推动装配式技术发展的根本。公司在本世纪初就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技术研究,先后参编装配式建筑国家标准2项,牵头完成重庆市地方标准、图集10多项,参编6项,承担重庆市装配式建筑相关课题4项,参研课题7项,公司自研课题约30项,申请装配式建筑领域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11项。

早在2014~2015年,由公司主编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系列地方标准和《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楼梯图集》(DJBT-084)就已陆续发布,其设计理念和技术体系处于国内同期领先水平,为装配式技术在我市的启蒙和推广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2018年,公司牵头完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抗震墙(200mm)》(DJBT50-108)等5部装配式地方标准图集,为规范和推动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适应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新发展,按照市住房城乡建委的统一部署,在2014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系列规范的基础上,牵头修编重庆市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标准》是公司现阶段的工作重点,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的编写工作。

公司参编的国家标准:

微信图片_20210616141525

公司主编及牵头完成的地方标准、图集:

 

微信截图_20210616141539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合作共建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加强队伍建设

 

为装配式建筑发展储备技术力量

 

早在国家大范围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期,公司便已捕捉到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就已开始鼓励、组织各生产部门组建装配式设计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团队,鼓励团队积极采用装配式外墙系统、装配式内隔墙系统、集成厨卫等装配式领域的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同时,一直聚焦相关人才的培养储备,为企业占领市场高地提供坚实后盾。

 

随着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深入推进,公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拓展团队视野,引入先进理念。近年来,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参加全国、地方及各类学协会举办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及装配式建筑相关交流会40余次,参会人员逾500人次;多次邀请装配式建筑领域权威专家来公司讲座,提升设计人员专业认知,拓展视野;连续两年在全公司范围内举办“装配式建筑及BIM设计竞赛”等相关活动,进一步激发装配式建筑设计创新热情,鼓励打造精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举办装配式专家讲座

举办装配式专家讲座

连续两年组织装配式设计竞赛

连续两年组织装配式设计竞赛

 

首批示范基地

 

助力地区装配式领域技术发展

 

经过近年来扎实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公司已拥有一批涵盖各专业版块、技术精良的装配式建筑专家团队,其中包括重庆市相关建设主管部门入库备案的装配式建筑专家近20名。作为重庆市首批建筑产业化示范基地,公司专家团队承担了大量重庆市装配式技术的推广培训、项目评审及论证等工作,积极有力地配合我市建设主管部门,为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贡献力量。

 

 

合作共建

 

强强联合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公司积极与重庆大学、三一筑工等知名高校及业内实力企业合作,完成《产业化住宅构件拆分技术与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及标准编制工作;并与中建科技集团、中科控股等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组建产业联盟,共同探讨交流并推进装配式建筑及产业现代化发展。

 

三、实战累积经验,市场优势凸显

 

承接多个市级重点示范项目

 

积累丰富设计经验

 

近年来,公司主持设计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总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涵盖住宅、宿舍、学校、医院、办公楼、酒店、档案馆等多种建筑类型,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等主要结构形式,在此过程中设计团队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具体包括:重庆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新馆库、涪陵科教产业实训基地、华润中心二期商业综合体1-T4号塔楼、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迁建项目二期等多项市级重点项目及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

 

重庆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新馆库荣获:重庆市首届装配式建筑设计大赛一等奖

重庆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新馆库 荣获:重庆市首届装配式建筑设计大赛一等奖

 

涪陵科教产业实训基地荣获:重庆市首届装配式建筑设计大赛一等奖

涪陵科教产业实训基地 荣获:重庆市首届装配式建筑设计大赛一等奖

技术创新

 

推进我市装配式建筑高品质发展

 

项目实践中,积极采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装配式技术体系。承接的装配式建筑项目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项目装配率大于60%,最大装配率超过90%,展现出公司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方面的雄厚实力。设计工作中,不断完善建筑信息模型(BIM)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全专业、全建设流程协同设计;积极探索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的实施路径,首个装配式建筑EPC总包项目(市级重点项目:涪陵科教产业实训基地一期工程)已顺利封顶,并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的一致好评。

 

四、创优争先,屡获各界认可

 

公司在真抓实干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同时,也积极参加相关竞赛和各类奖项的申报,取得不俗成绩和广泛认同。在重庆市首届装配式建筑设计大赛(此次大赛是由市住房城乡建委主办,参赛作品可反映重庆市装配式建筑的最高水平)中,共斩获7个奖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及优秀奖各1项,在所有参赛单位中获奖数量最多;公司牵头完成的科研项目《装配式建筑PC预制构件吊装关键技术及应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担负设计任务的“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应急医院”项目获全国优秀“抗疫建筑”优秀方案奖。

 

五、抗疫防疫,以技术实力展国企担当

 

新冠疫情后,根据市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公司勇挑大梁,承接“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应急医院EPC总承包项目”,凭借扎实的设计功底,高效开展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等各项工作,设计团队充分利用装配式建筑快速高效的优势,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困难,保质保量完成了项目任务,为抗击疫情及后续防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应急医院荣获:全国优秀“抗疫建筑”优秀方案奖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应急医院 荣获:全国优秀“抗疫建筑”优秀方案奖

六、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前行

 

未来的发展中,公司将继续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工程总承包(EPC)业务模式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强化标准化、一体化、模数化、通用化的设计意识,坚持目标明确、心态平和、步伐稳健、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创新促发展,引领装配式建筑在我市的进步革新,持之以恒为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

技术质量部 周珉 惠瑞

 

  • 清除所有标记
  • 清除选中的标记
  • 错误类型
  • 无错字 - 写作(在线版)

 

 
"
首页/业务范围/建筑工程设计/行业发展

CQADI科研丨公司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相关政策不断落地实施。公司紧跟行业脉动,抢抓发展机遇,持续积极着力装配式建筑领域各项业务发展,在推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市场占有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西南地区装配式建筑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同时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区域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引领地位,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一、深耕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推动装配式技术发展的根本。公司在本世纪初就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技术研究,先后参编装配式建筑国家标准2项,牵头完成重庆市地方标准、图集10多项,参编6项,承担重庆市装配式建筑相关课题4项,参研课题7项,公司自研课题约30项,申请装配式建筑领域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11项。

早在2014~2015年,由公司主编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系列地方标准和《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楼梯图集》(DJBT-084)就已陆续发布,其设计理念和技术体系处于国内同期领先水平,为装配式技术在我市的启蒙和推广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2018年,公司牵头完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抗震墙(200mm)》(DJBT50-108)等5部装配式地方标准图集,为规范和推动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适应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新发展,按照市住房城乡建委的统一部署,在2014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系列规范的基础上,牵头修编重庆市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标准》是公司现阶段的工作重点,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的编写工作。

公司参编的国家标准:

微信图片_20210616141525

公司主编及牵头完成的地方标准、图集:

 

微信截图_20210616141539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合作共建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加强队伍建设

 

为装配式建筑发展储备技术力量

 

早在国家大范围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期,公司便已捕捉到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就已开始鼓励、组织各生产部门组建装配式设计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团队,鼓励团队积极采用装配式外墙系统、装配式内隔墙系统、集成厨卫等装配式领域的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同时,一直聚焦相关人才的培养储备,为企业占领市场高地提供坚实后盾。

 

随着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深入推进,公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拓展团队视野,引入先进理念。近年来,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参加全国、地方及各类学协会举办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及装配式建筑相关交流会40余次,参会人员逾500人次;多次邀请装配式建筑领域权威专家来公司讲座,提升设计人员专业认知,拓展视野;连续两年在全公司范围内举办“装配式建筑及BIM设计竞赛”等相关活动,进一步激发装配式建筑设计创新热情,鼓励打造精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举办装配式专家讲座

举办装配式专家讲座

连续两年组织装配式设计竞赛

连续两年组织装配式设计竞赛

 

首批示范基地

 

助力地区装配式领域技术发展

 

经过近年来扎实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公司已拥有一批涵盖各专业版块、技术精良的装配式建筑专家团队,其中包括重庆市相关建设主管部门入库备案的装配式建筑专家近20名。作为重庆市首批建筑产业化示范基地,公司专家团队承担了大量重庆市装配式技术的推广培训、项目评审及论证等工作,积极有力地配合我市建设主管部门,为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贡献力量。

 

 

合作共建

 

强强联合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公司积极与重庆大学、三一筑工等知名高校及业内实力企业合作,完成《产业化住宅构件拆分技术与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及标准编制工作;并与中建科技集团、中科控股等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组建产业联盟,共同探讨交流并推进装配式建筑及产业现代化发展。

 

三、实战累积经验,市场优势凸显

 

承接多个市级重点示范项目

 

积累丰富设计经验

 

近年来,公司主持设计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总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涵盖住宅、宿舍、学校、医院、办公楼、酒店、档案馆等多种建筑类型,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等主要结构形式,在此过程中设计团队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具体包括:重庆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新馆库、涪陵科教产业实训基地、华润中心二期商业综合体1-T4号塔楼、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迁建项目二期等多项市级重点项目及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

 

重庆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新馆库荣获:重庆市首届装配式建筑设计大赛一等奖

重庆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新馆库 荣获:重庆市首届装配式建筑设计大赛一等奖

 

涪陵科教产业实训基地荣获:重庆市首届装配式建筑设计大赛一等奖

涪陵科教产业实训基地 荣获:重庆市首届装配式建筑设计大赛一等奖

技术创新

 

推进我市装配式建筑高品质发展

 

项目实践中,积极采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装配式技术体系。承接的装配式建筑项目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项目装配率大于60%,最大装配率超过90%,展现出公司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方面的雄厚实力。设计工作中,不断完善建筑信息模型(BIM)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全专业、全建设流程协同设计;积极探索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的实施路径,首个装配式建筑EPC总包项目(市级重点项目:涪陵科教产业实训基地一期工程)已顺利封顶,并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的一致好评。

 

四、创优争先,屡获各界认可

 

公司在真抓实干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同时,也积极参加相关竞赛和各类奖项的申报,取得不俗成绩和广泛认同。在重庆市首届装配式建筑设计大赛(此次大赛是由市住房城乡建委主办,参赛作品可反映重庆市装配式建筑的最高水平)中,共斩获7个奖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及优秀奖各1项,在所有参赛单位中获奖数量最多;公司牵头完成的科研项目《装配式建筑PC预制构件吊装关键技术及应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担负设计任务的“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应急医院”项目获全国优秀“抗疫建筑”优秀方案奖。

 

五、抗疫防疫,以技术实力展国企担当

 

新冠疫情后,根据市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公司勇挑大梁,承接“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应急医院EPC总承包项目”,凭借扎实的设计功底,高效开展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等各项工作,设计团队充分利用装配式建筑快速高效的优势,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困难,保质保量完成了项目任务,为抗击疫情及后续防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应急医院荣获:全国优秀“抗疫建筑”优秀方案奖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应急医院 荣获:全国优秀“抗疫建筑”优秀方案奖

六、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前行

 

未来的发展中,公司将继续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工程总承包(EPC)业务模式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强化标准化、一体化、模数化、通用化的设计意识,坚持目标明确、心态平和、步伐稳健、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创新促发展,引领装配式建筑在我市的进步革新,持之以恒为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

技术质量部 周珉 惠瑞

 

  • 清除所有标记
  • 清除选中的标记
  • 错误类型
  • 无错字 - 写作(在线版)

 

 
"
重庆市设计院版权所有 Co.,Ltd 2015.All right reserved. ©渝ICP备15012805号-1 工商网监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606号
技术支持:人民网重庆政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