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业务范围/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动态
CQADI设计丨“多功能城市公园”——璧山文体活动中心项目
#前言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提供了运动健身、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场所,其功能齐备、使用便捷是提升居住幸福感、塑造城市气质不可或缺的途径。看重城市公共空间的打造,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本案力图将璧山文体活动中心打造为一个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功能需求的“城市公园”,为璧山的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丨璧山文体活动中心
项目地址丨重庆市璧山区璧城街道黄葛村
业主方丨重庆绿发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规模丨基地占地:53.22亩/总建筑面积:25500 平方米
设计团队丨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城市建筑二院/刘扬 贺家蕊 陈吉林 叶曦 谢强 邱黎 刘勇
设计时间丨2021年
用地情况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璧山区,璧山区地处长江上游、重庆大都市区内,紧邻重庆主城区,东连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南接江津区,西临永川区、大足区,北靠铜梁区、合川区、北碚区,有“重庆西大门”之称,区域总面积为 915 平方公里。
项目基地位于璧山区璧城街道黄葛村,黛山大道与璧兴路交界处西侧,其南部与原 109 省道相交,交通较为便捷。但项目周围可供市民活动的公共空间较缺乏。基地占地53.22亩,总建筑面积25500 平方米。其中:文体活动中心面积16000 平方米,文体活动中心配套用房面积 9500 平方米,地上建筑建筑面积 151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0400 平方米。
设计思路
考虑到项目周围缺乏市民活动空间,因此,设计团队希望通过建筑的围合,为市民创造一个24小时可达的开放的城市共享公共空间,为周边居民、办公职员、学生、退休老人等不同人群提供一个均可休闲游憩的舒适场所。
设计方案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理念,将自然引入场地,着力打造一个活力包容、绿意盎然的城市公园,实现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希望该项目建成后,休闲、餐饮、运动、聚会、观景等多种活动均能在此发生,成为一个可以激发城市活力的文化综合体。
规划布局
关键词:“双线交通”+“一湾河道”+“三大节点”
“双线交通”:本案采用人车交通两套体系。其中,车型系统沿项目用地四周的环形城市道路布置车行出入口,人行体系沿用地中贯穿南北、连通东西打造人行动线。人行动线向北连接规划绿地,与城市道路景观带延伸,西侧通过一处小型入口广场连接城市道路,此举完善了该项目慢行系统并整合了周边城市道路范围内的公共资源与城市绿化。
“一湾河道”:沿着西侧、南侧河道打造滨水景观休闲带,并沿东、北两个方向拓展,整合文体中心项目用地及周边地块,搭建公共活力空间系统。
“三大节点”:分别是文体中心入口开放门户型节点、应急管理局入口开放节点及两栋建筑围合的以体育场为主的市民活动节点。
建筑设计
关键词:“多功能共享”
该项目对多种功能的要求,决定了其空间内部需要不同的开放属性,形成多元化的空间以吸引各类人群,实现资源开放共享、利益最大化,提升全民文化氛围。因此,在建筑设计时,设计团队以公共利益为优先考量,底部引入配套商业,将公众参与度更高的咖啡厅、书屋、健身房布置在一层,配合周边开放性休闲活动场地,提升市民的融入感;建筑上部设置专业性更强的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确保建筑上下均能高效满足不同的受众群体的使用需求。
景观设计
关键词:“立体绿化”
建立生态景观体系,营造立体绿化空间。本方案充分考虑城市周边景观,使其延续至内部,最终形成由城市绿化、内部景观、屋顶花园和生态运动场所等共同形成的多样化的景观体系。
设计效果
▲总平面图
▲鸟瞰图
▲沿街透视图
▲文体中心内部透视图
▲沿街夜景透视图
▲配套用房透视图
供稿丨城市建筑二院 赖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