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业务范围/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动态
CQADI设计丨重庆市首届装配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五)——重庆市设计院建研楼改造工程
奖项名称:内装装配化设计
奖项等级:二等奖
获奖人员:黄璐璐、谢超、李韵、余佩遥
一、项目概况
(一)基本情况介绍
重庆市设计院建研楼改造装饰工程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人和街,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内、建筑面积5031.87m²、层数6层/地上18.6m,地下10m、地面为钢结构,地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本项目为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的办公楼,一层主要为公共门厅、电梯厅,接待厅、员工图书室、院史和重点项目展示展厅、2-5F主要分布各分院开敞办公区、员工休息区、水吧区、独立办公室、会议室。
(二)装配式装修技术选用情况
二、标准化设计
所谓装配化设计就是标准化设计,是采用模块与模块组合的设计方法,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应对建筑功能空间,卫生间和收纳空间的主要部品进行标准化设计。
三、技术体系创新性
1.重庆市设计院建研楼位于大溪沟街道,旁边是人和街小学,考虑到项目的特殊位置和对周边环境因素影响,所以我们的内装部分主要采用装配式技术,在绿色快速施工的同时,也大幅度缩减了装修时间,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和人工成本。本项目采用:
①轻钢龙骨隔墙,表面封装石板膏、水泥纤维板等防火阻燃板材或粘贴、干挂装饰面层材料,形成装配式轻质墙体系统 。装配式轻钢龙骨隔墙特别针对其他墙体普遍存在的水电管线安装复杂、隔声性能较差、容易发生窜声、占用空间较大及安装效率低等问题,在现有轻钢龙骨墙体的基础上,采用改变龙骨结构、提升龙骨隔声性能,形成墙体双空腔隔声构造、增设多功能高隔声板、预设管线孔等新技术,不仅实现各类管线、底线盒与墙体集成化安装,且大幅提高墙体隔声性能,彻底解决窜声问题,并且增强了墙体强度,提升了安装效率,更便于表面装饰处理。隐蔽管线,线管或水管隐蔽在找平墙之内。满足二次 改造围护和日常使用需求,符合集成化设计、工业化生产、 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的行动方案要求。在设备管线施 工中成本节省巨大,从而降低了综合造价,整体安装速度 明显提升,符合了绿色建筑标准。
②集成墙板材质颜色丰富,可二次利用,安装快捷且高隔音,采用干式工法现场组合安装而成。本项目大面积采用仿木纹和仿水泥纹墙板,饰面仿真效果强、拼接缝呈现工业构造的美感;有可逆装配、防污耐磨、易打理、易保养等特点。
③地面采用装配式地板,用支架、横梁、面板组装。灵活性强,在提供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具有可重新布置的灵活性。可以按照我们办公空间的需求调节不同的高度,灵活性强。在使用中,如果需要调整,只需通过简单地移动地板的盖板。 可改造性也增强,面层的复合装饰地板随时可以更换,大大节约了维修的成本和时间;布线便捷,利用金属部件调平支座减少综合布线的建筑结构的预埋管线,摒弃了传统湿作业;安全可回收再利用,安装了装配式地板后所有的强电弱电线路,都走的是暗线,线路不会裸露在外。便于更改线路和检修。同时还可以防止静电干扰。
④大面积采用装配式吊顶,在标准范围内可实现自由组合搭配,装配式吊顶的模块化组合、健康环保、快装等特点与装配式装修理念紧密贴合。装配式吊顶的生产制造全部在工厂,现场只需要按图纸直接安装就行,板材电器直接卡扣在龙骨上,现场不需要大量裁切、打洞等复杂工序,设计利用吊顶通用的标准挂片部品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设计中对挂片的尺寸模数进行了协调控制,使得同一规格的部品能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应用到公共办公区和门厅、休闲厅等各空间。
⑤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中,我们大胆的尝试把整体卫浴的概念运用到办公环境中来,采用防水盘、壁板、顶板在工厂预制生产,现场干法施工,整个卫生间搭建不以现有墙体为依托,通过结构件可靠连接方式搭建稳固、独立的六面体防水结构,实现工业化生产和安装,在有限空间内实现盥洗、如厕等多种功能,具有质量可靠、防水抗渗、安装便捷、整体风格统一等特点,装配式卫生间操作简单,施工方便,一体化成型。
⑥为创造整洁有序的的办公环境,设计针对办公空间的整体收纳和开敞交流空间的储藏设计了整体装配式收纳系统。涵盖定制收纳模块部件采用工厂模块化生产,现场快速安装。收纳模块以墙体代替柜体,一体式层板,设计与施工结合,实现空间合理规划,使用高效便捷。如:2-5F各部门开敞办公空间内的员工休息区和水吧的储藏柜门,采用统一的规格,搭配不同的色彩元素提高了部品的标准化程度,安装方便快捷,又使得空间规整明亮,色彩丰富,各楼层之间既统一又各具风采。为办公人员提供了一个人性化的休息洽谈空间。
2.BIM技术应用全过程
1.装配式技术方案策划——针对不同材料及结构性,利用软件功能逐步分解各层,最终确定装配式技术应用范围与装配式模型搭建。
2.辅助装配率计算——辅助进行工程概预算设计、工程清单提取,为装配率计算提供初始工程量依据。
3.机电管线协同设计——综合考虑功能空间布局、主体结构及机电设备安装,合理布置馆内设备管线并进行碰撞检查。
4.墙板装配式设计——充分考虑内墙装配式可实施性与连接构造,进行工艺模拟。导出内墙挂板CAD平立剖图纸结合三维展示,快捷沟通并确定板块划分及构造节点深化设计。
四、技术体系的工业化水平和适用性
重庆市设计院建研楼项目内装采用装配式装修技术,内装装配式精装修围绕七大集成子系统组成,分别是隔墙子系统,集成墙面子系统、快装地板子系统、集成吊顶子系统、集成卫浴子系统、收纳子系统、门窗子系统。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应对建筑功能空间,卫生间和收纳空间的主要部品部件进行标准化设计。传统装修基本都是标准材料现场加工,不同的空间差异造成的材料切割耗损极大,如果再加上常见的返工耗材。装修产业的垃圾以及材料浪费相当惊人;传统装修依靠人工将数十上百种材料在现场加工,不同的工种、工序极大的限制对了装修的效率,同时现场管理充满了人为的不可控性。而装配式装修采用的部品部件将以往单一的、分散的装修材料以工业化手段、融合、混合、结合、符合成集成化、数模化、标准化模块构造。将原来数量繁多的装修材料化繁为简、去粗取精,极大地降低了筛选难度。部品部件是预先在工厂将装修材料模块化生产,再运输到现场进行干法施工。在装配工人拿到模块化部品后只需要参照装配工艺手册,简单的组合即可。整个过程方便快捷,并不需要依靠多年的技术经验为基础,简化工艺难度的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技术门槛。
五、技术体系经济性
一体化建造模式下内装协同装配式建筑经济效益分析
1.内装修的主要标准构配件宜以工厂化加工为主,部分非标准或者特殊的配件可在安装时统一处理,这是在工期上和材料的运输以及加工时间上节省及缩小成本。
2.在建筑方案阶段内装设计就应及时跟进,强化各专业与装饰的相互衔接,避免后期装修造成的结构破坏和浪费。装配式安装更安全与便捷,因此能够有效减少人工作业,保证操作质量,施工过程更加安全。
3.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体化建造的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质量能够实现全过程控制,并且有效避免不必要质量问题出现。
4.全装修设计综合考虑不同材料、设备设施具有不同的使用年限,装修设计应具有可变性和适应性,便于施工安装,使用围护和新改造。
所以,一体化建造模式下内装协同装配式建筑比传统工业的建造方式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