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业务范围/建筑工程设计/新闻动态
重庆TOD模式和策略及立体城市和复合空间策略探索
日前,在上海召开的“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视野下的TOD全过程开发论坛”上,我院徐千里院长作为中国建筑学会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发表题为《山地城市空间策略与活力复兴——重庆立体城市与复合空间建设实践》的主题演讲,结合重庆实践,探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活力衰落的现象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徐千里院长在演讲中谈到,城市是为人的生活服务的,城市公共空间应该成为一种同时蕴含着社会、经济、历史、人文等要素的“人的场所”。当人们日益看重与他们日常生活更直接相关的城市环境和品质,这表明城市公共空间逐渐受到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关注。
由于地形地貌的特点,重屋叠居是传统中的重庆城市特色。上世纪90年代后的快速城市化,导致重庆出现资源浪费、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纠正城市发展的偏差、在反思基础上提出新的选择和趋向,需要借鉴TOD模式和策略、立体城市和复合空间策略的成功经验。
TOD模式的目标是将居住、工作、购物、休闲、娱乐、出行的功能集中于一体,形成高效、集约、舒适、绿色的城市空间,全面指向并回应现代城市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是产生城市活力的重要源泉,山地城市可用的物理空间有限,可达性、融通性、便捷性就显得特别重要和突出。建设用地紧张,城市轨道交通等公交系统建设的加速成网和共同推进便为推行TOD策略和模式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探索,主要是将商圈与公共交通站点链接,利用地形变化形成纵横交融的立体复合空间,形成空间与功能的高度集合。重庆的TOD模式的实践,达到了高效集约利用土地、重塑城市格局、整合城市资源、推动城市更新、提升环境和生活品质的目标,共同引导了城市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发挥立体城市和复合空间的优势,运用适应山地城市特点的城市设计方法,有利于把山地城市因地形地貌因素而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使城市公共空间焕发独特的魅力。重庆立体城市和复合空间的建设实践,需要“顺势而为整合资源”的思维,实现“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解决各类功能需求与矛盾。这使得城市建设需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构成新的立体空间体系,使城市空间多维化。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通过城市空间的立体化综合利用,重塑混合业态,优化交通组织,创造出具有混合功能的城市区域,激发区域活力。